陕西人过年有制作黄酒的习俗

我的酒|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|2014-01-22 11:28:00

    陕西人过年也有制作黄酒的习俗,黄酒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并不是酒,黄酒应该说是一种饮料,是一种用黍子做成的糊状性的饮料。有的地方也把黄酒叫浑酒或稠酒。陕北民歌中唱的那“热腾腾的米酒”,就是这种黄酒。以前,单位招待外面来的客人,总要点一些黄酒让客人品尝,并特意要介绍这就是歌里唱的那种米酒,也总能激起客人们的兴趣。


 

    黍子是一种粘性糜子。糜子有竹糜、小糜子、黍子几种。竹糜植株高大,穗子大,颗粒白色个大,碾成米叫大软米,是吃糕的上好原料,一般种的少,人们一般用它的穗子扎笤帚。小糜子也叫硬糜子,碾成米叫黄米,用来做炒米,做黄米饭吃。黍子碾成米就是软米,人们用它来蒸糕,炸油馍馍,做黄酒。

    做黄酒先要做酒曲,要把玉米和麦子生芽,芽长到有一寸长,就要晒干,推成面,做成曲面。也有卖现成的酒曲的。黄酒有不同的做法,简单的做法是把软米面煮成糊状,加上曲面发酵就行了。现在人们图省事,都这么做。我家在农村时候,当地的做法就复杂些。要先把软米煮成稀饭,加上曲面发酵,然后再用小磨磨成糊糊,这样做出来的黄酒口感要好一些,就是麻烦些。当时,磨黄酒是一种很有趣的事,下面放个大盆,盆上放个架子,把小磨放在架子上,人坐在傍边,一手转小磨,一手拿勺子舀饭喂磨,喂一勺,转几圈,磨好的糊糊顺着磨扇往下流,一股酸甜的酒香味弥漫在整个窑里,真令人陶醉。我那时在磨黄酒时就经不住它的诱惑,不时地就要吃上一口。磨好的黄酒发酵到发甜,微酸就行了。有的人家还要倒上些白酒,以增加它的酒精浓度。

    山村里的人们,做黄酒只在冬天做,平时人们顾不上,也舍不的。进入腊月,各家的婆姨们就行动着开始做黄酒了,先是每家院墙上都有一个大簸萝,里面晒的就是曲芽子。过几天,每家炕头上都会放着一个大盆,用单子或被子捂着,那一定是在发黄酒。黄酒要做得够一家人腊月和正月喝的。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我的酒|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我的酒|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我的酒|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我的酒|酒水名酒加盟代理招商网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